資源簡介
集成測試報告
版本:V2.0
文 檔 編 號 保 密 等 級
作 者 最后修改日期
審 核 人 最后審批日期
批 準 人 最后批準日期
修訂記錄
日期 版本 修訂說明 修訂人
目 錄
1 目的 1
2 輸入文檔 1
3 測試概況 1
3.1 測試環境 1
3.2 測試類型 1
3.3 測試用例執行情況 1
3.4 測試實際進度和工作量 1
4 集成報告 1
5 測試數據分析 2
5.1 測試用例執行分析 2
5.2 測試需求覆蓋分析 2
5.3 測試用例有效性分析 2
5.4 測試有效性分析 3
5.5 測試效率分析 3
5.6 缺陷收斂趨勢分析 3
5.7 缺陷分布分析 4
5.8 遺留缺陷 5
6 測試結論及產品質量分析 6
7 缺陷清單 6
目的
[這部分描述文檔內容簡要。例如本文檔描述XXX項目XX集成測試的測試分析報告]
輸入文檔
[說明編寫此報告的輸入文檔(包括:信息、數據、結果等)]。
如,需求、設計、測試用例、手冊以及其他項目文檔都是范圍內可參考的;測試使用的行業指標、公司規范和質量手冊等等
測試概況
[描述測試開始時間、結束時間,執行人。]
測試環境
測試類型
測試用例執行情況
[描述一共設計了多少測試用例,執行了多少測試用例,一共發現了多少缺陷(按照類型),修復多少缺陷,遺留多少缺陷]
測試實際進度和工作量
[記錄實際測試活動的起始和結束時間,并進行工作量統計]
測試任務 實際開始時間 實際結束時間 計劃工作量 實際工作量
合計工作量
集成報告
[描述持續集成實現步驟]
[描述各接口或各子系統的集成步驟]
測試數據分析
測試用例執行分析
[描述集成測試活動結束后,測試用例的執行結果,比如:測試用例總數,通過百分比,失敗用例數等]
測試需求覆蓋分析
[描述集成測試活動是否覆蓋了測試需求或者軟件需求]
測試用例有效性分析
【統計實際的測試用例有效性數據,分析與計劃值產生偏差的原因】
計劃的測試用例有效性
實際的測試用例有效性
偏差分析
【統計每個測試用例發現的缺陷數,將發現缺陷數最多的前10個測試用例和發現缺陷數最少的前10個測試用例填寫到下面表格中,并分析測試用例發現缺陷數多少的原因。】
序號 發現缺陷數最多的測試用例(按發現的缺陷數從多到少進行排序) 發現的缺陷個數 發現缺陷數最少的測試用例(按發現的缺陷數從少到多進行排序) 發現的缺陷個數
1
2
3
4
5
6
7
8
9
10
原因分析:
測試有效性分析
【統計實際發現的缺陷數據,分析與計劃值產生偏差的原因,結合《項目量化管理計劃》定義的閾值,確定是否采取相關措施】
計劃發現缺陷數 致命 嚴重 一般
實際發現缺陷數
偏差分析
對策或調整措施
測試效率分析
【計算實際測試效率數據,分析與計劃值產生偏差的原因,結合《項目量化管理計劃》定義的閾值,確定是否采取相關措施】
計劃測試效率(個/人日) 控制上限
控制下限
實際測試效率(個/人日)
偏差分析
對策或調整措施
缺陷收斂趨勢分析
[用示每輪系統測試發現的缺陷數量,并從圖示中分析缺陷的收斂情況。]圖示如下所示:
缺陷分布分析
[統計各個模塊的缺陷密度,按照缺陷密度由大到小進行排序,對排序在前面20%的模塊,分析引起其缺陷的原因。]
致命缺陷分布分析:
模塊 缺陷數 缺陷密度(個/KLOC) 原因分析
模塊1 0.22
模塊2 0.15
模塊3 0.09
模塊4 0.06
模塊5 0.03
模塊6 0.00
模塊7 0.00
模塊8 0.00
嚴重缺陷分布分析:
模塊 缺陷數 缺陷密度(個/KLOC) 原因分析
模塊1 2.22
模塊2 1.91
模塊3 1.35
模塊4 1.02
模塊5 0.58
模塊6 0.51
模塊7 0.36
模塊8 0.02
一般缺陷分布分析:
模塊 缺陷數 缺陷密度(個/KLOC[模塊的代碼行在哪里
代碼片段和文件信息
評論
共有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