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第1章緒論,介紹了信道編碼的理論來源和研究背景;第2章線性分組碼,闡述了線性分組碼的一般原理;第3章概述LDPC碼的有關知識;第4章LDPC碼校驗矩陣構造,詳細介紹了LDPC碼的構造方式;第5章闡述了 LDPC的各種譯碼算法,包括本課題組提出的全新譯碼算法;第6章和第7章分別介紹了LDPC碼的兩種優化設計和分析方法,即密度進化和EXIT圖;第8章介紹了LDPC碼在編碼調制系統中的應用;第9章介紹了基于LDPC碼的鏈路自適應技術;第10章主要介紹了LDPC碼在物理層、應用層聯合優化系統中的應用;第11章介紹了LDPC碼在圖像數字水印系統中的應用。
本書從LDPC碼的研究背景和理論基礎出發,由淺入深,從理論到實踐,詳細介紹了LDPC碼的各方面知識,重點介紹了LDPC碼在未來移動通信系統中的應用。本書不僅可以作為高等院校通信及相關專業研究生的教材或參考資料,對相關研究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也具有很大的幫助和借鑒價值。
第1章 緒論
1.1 背景
1.2 信道模型和信道容量
1.3 Shannon信道編碼定理
1.4 編碼原則和譯碼規則
1.5 衡量信道編碼性能的測度
1.6 接近Shannon極限的實用信道編碼
本章參考文獻
第2章 線性分組碼
2.1 校驗矩陣和生成矩陣
2.1.1 校驗矩陣
2.1.2 生成矩陣
2.1.3 系統編碼
2.2 重量和距離
2.3 線性分組碼的譯碼
2.4 分組碼的最小距離界
2.4.1 Hamming(漢明)球包(SperePacking)界
2.4.2 Singleton界
2.4.3 Plotkin界
2.4.4 Gilbert界
2.4.5 Varshamov界
2.4.6 Varshamov-Gilbert界和Hamming界的漸進形式
本章參考文獻
第3章 LDPC碼概述
3.1 LDPC碼的表示
3.1.1 LDPC碼的矩陣表示和編碼
3.1.2 Tanner圖表示
3.1.3 度數分布
3.2 規則LDPC碼和非規則LDPC碼
3.3 二進制LDPC碼的編譯碼
3.3.1 基于高斯消去的編碼
3.3.2 基于近似下三角矩陣的編碼
3.3.3 循環碼和準循環碼的編碼
3.3.4 概率域譯碼
3.3.5 對數域譯碼
3.4 多進制LDPC碼
3.5 LDPC碼的主要研究方向
本章參考文獻
第4章 LDPC碼校驗矩陣構造
4.1 Tanner圖的循環、girth和性能的關系
4.2 校驗矩陣的隨機構造
4.2.1 Gallager構造法
4.2.2 Mackay構造法
4.2.3 Davey構造法
4.2.4 比特填充及擴展的比特填充方法
4.2.5 girth分布構造法
4.2.6 PEG方法
4.3 校驗矩陣的結構化構造
4.3.1 有限幾何構造法
4.3.2 組合設計法
4.4 速率兼容LDPC碼的構造
4.4.1 隨機刪除和最佳刪除
4.4.2 新的刪除方法
4.5 實用化的檢驗矩陣構造方案——Block-LDPC
本章參考文獻
第5章 LDPC碼的譯碼算法
5.1 因子圖
5.2 基于置信傳播的算法
5.2.1 廣義和乘積算法
5.2.2 概率BP算法
5.2.3 LLR BP算法
5.2.4 AWGN信道下的初始化
5.2.5 迭代 APP算法
5.2.6 UMP BP-Based算法(最小和或最大積)
5.2.7 APP-Based算法
5.2.8 各種簡化算法與標準BP算法的比較(復雜度和性能)
5.2.9 UMP-BP與BP算法校驗節點處理的比較
5.2.10 Normalized BP-Based算法和Offset BP-Based算法
5.2.11 Normalized BP算法和Offset BP算法
5.2.12 一種新的改進BP算法
5.3 加權比特翻轉(WBF)算法
5.3.1 KLF加權比特翻轉算法及其改進算法
5.3.2 LP加權比特翻轉算法及其改進算法
5.3.3 IMWBF算法
5.3.4 可靠性比加權比特翻轉(RRWBF)算法
5.4 性能復雜度更優折中的譯碼算法
5.5 OSD譯碼算法
本章參考文獻
第6章 LDPC碼的密度進化
第7章 LDPC碼的EXIT圖分析
第8章 LDPC碼的編碼調制系統
第9章 基于LDPC碼的鏈路自適應技術
第1
代碼片段和文件信息
- 上一篇:江蘇省各城市矢量地圖.zip
- 下一篇:harfbuzz for iOS
評論
共有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