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工智能課程總結
轉眼之間,研一的上半學期就要結束了,陪伴了自己一學期的人工智能課也在今天結束了最后的考試。回顧這半個學期來學習人工智能的感受,確實還是有點可說的東西。
我記得自己第一次聽AI這個名字是上大二時一個北航軟件學院朋友提起的,他特別想去微軟做AI方面的研究,然后他熱情的向我介紹了這個領域是多么多么好,當時的自己完全沒有印象,只覺得可能和機器人有關,AI的目的就是做出和人類一模一樣的機器人。現在看來自己當初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可笑。等到了大三的時候,軟件學院正好開設了這門課,我便抱著好奇的心態選了這門課,無奈當時授課老師胡晶晶講解極其乏味,也沒有教材,每節課上課就照著PPT念,完全成了可有可無的課程,在這門課上我學到的唯一的知識點就是可以用遺傳算法來求解走迷宮問題,因為那次是老師用一個程序在課堂上進行演示的。當時覺得挺有意思,可惜自己并沒有做進一步的學習,結果第一次上人工智能課就這么草草收場。
如今上了研究生,再次碰到了這門課,我又一次選了,因為我覺得計算機學院的老師講課和軟件學院的老師應該不一樣,事實證明我的想法是正確的。在這門課上我學到了很多的知識,了解到了人工智能原來包含這么多內容,根本不是一個簡單的機器人所能概括的,計算機圖形學,機器學習,模式識別等這些看起來似乎不相關的東西在都被包含在其中。盡管上課時間有限而且這門課也比較基礎,但老師的講課卻毫不含糊。說實話,在老師快講完第三章之前我還一直坐在靠后的位置看不清PPT,后來覺得還是要認真聽講,于是每次都是占前兩排的座位,當然這種做法事后證明也是對的,看來有時候一念之差能改變很多。
針對這門課的內容沒有什么要說的,個人覺得劉峽壁老師的個人魅力較強,能讓學生喜歡聽這門課,這一點和林永剛老師極其相似,而大學里面缺少的正是這樣的老師。當然, 光聽課是沒用的,課后還需要進行做題,弄不懂的還需要和同學進行討論,這在做作業時得到了體現。我覺得人工智能最重要的不是讓我們知道這些知識,而是要讓我們掌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正如劉峽壁老師所說“我給你們提供了各種武器,關鍵看你們遇到問題會不會拿出來用”,而這也是做研究所必須的。同時,我也在其中體會到了發散思維不局限于某一領域的奇妙之處,例如遺傳算法,蟻群算法就是來自生物界,這種跨學科之間的聯系已經成為當下的潮流,知識本來就不應該有局限性,聯系無處不在。
就寫到這里吧,如今我知道了AI無處不在,而且我在以后的學習階段中會不斷接觸到AI。記得之前看過很多AI題材的電影,比如《我,機器人》,《黑客帝國》等等,真希望自己能在有生之年看到這些電影中所展現出來的AI成為現實,人類也一定會因為AI而不斷進步。
代碼片段和文件信息
- 上一篇:uniplot 5.6
- 下一篇:廣東電子地圖.rar
評論
共有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