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軟件測試國家標準,《軟件測試成本度量規范》(GBT 32911-2016)
GB/T32911—2016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這些專利的責任。 木標準由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8)提出并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上海計算機軟件技術開發中心、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兗院、河北省軟件評測中 心、湖北軟件評測中心,深圳市中安測標準技術有限公司佛山柯維光電股份有限公司遼寧省信息安全 與軟件測評認證中心、珠海南方軟件網絡評測中心、內蒙古自治區電子信息產品質量檢驗院、國家應用 軟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南昌金廬軟件園軟件評測培訓有限公司、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 究院、吉林省電子信息產品監督檢驗研究院、河南省863軟件孵化器有限公司、廣東省科技基礎條件平 臺中心、沈陽華睿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蔡立志、龔家瑜、胡蕓、劉振宇、葛建新、張旸旸、夏啟明、劉洋侯建華、張毅 鞏韶飛、趙成林、何志明、郭澍、廖輝、李琳祎、牛霜霞、曹祥瓊、辛上界、張彤、李軍、邵華。 GB/T32911-2016 軟件測試成本度量規范 1范圍 木標準規定了軟件測試成本的構成、軟件測試成本度量的過程、軟件測試成木度量的應用。 本標準適用于軟件測試項目的成本預算、項月決算以及測試相關合同的編制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18492—2001信息技術系統及軟件完整性級別 GB/T2500.51-2010軟件工程軟件產品質量要求與評價( SQuare)商業現貨(COTS)軟 件產品的質量要求和測試細則 ISO/IEC19761軟件工程 COSMIC:一種功能規模度量方法( Software engineering- COSMIC a functional size measurement method) ISO/IEC20926軟件和系統工程軟件度量 IFPUC功能規模度量方法2009( Software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Software measurement IFPUG functional size measurement method 2009) ISO/IEC20968軟件工程MkⅡ功能點分析計數實踐手冊( Software engineering-Mk I Function Point Analysis Counting Practices Manual ISO/IEC24570軟件工程 NESMA功能規模度量方法2.1版功能點分析應用定義和計數指 Fa( Software enginccring-NESMA functional sizc measurement method version 2.1--Definitions and counting guideline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Function Point Analysis) ISO/IEC29881信息技術系統和軟件工程 FiSMA1.1功能規模度量方法( nformation tecl nology Systems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FiSMA 1. I functional size measurement method)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完整性級別 integrity level 項的某個特性的取值范圍的一種表示,該特性的取值范圍對系統風險保持在可容忍的限度內是必 需的。 注:改寫GB/T18492-2001,定義3.9。 3.2 軟件測試成本 software testing cost 為達成軟件測試項目目標所需付出的各種資源代價總和。 注:資源包括人、財、物、信息等。 3.3 自動化測試 automatic testing 機器模擬人為驅動,自動執行測試行為的一種過程。 GB/T32911—2016 3.4 直接成本 direct cost 為達成軟件測試項目目標而直接付出的各種資源代價總和。 示例:如可直接計入軟件測試項日成本的直接人工成本測試環境成本、測試工具成本等。 間接成本 indirect cost 與達成軟件測試項目目標相關,但同一種投入可以支持一個以上項目的聯合成本。 示例:如管理人員工資、基礎設備折舊、停工損失等。 4軟件測試成本構成 4.1直接成本 4.1.1測試環境成本 測試環境成本可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成本 測試所需要的硬件環境的成本; 測試所需要的軟件環境的成本; 開發測試所需要的硬件環境的成本 一開發測試所需要的軟件環境的成本 4.1.2測試工具成本 測試工具成本是為測試而購買的測試軟件和測試設備的費用以及在測試過程中使用已有設備的折 舊費用和維護費用。測試工具成本包括測試機構自有工具成本和/或租借工具成本: a)測試機構自有工具成本可按照如下步驟給出 1)計算設備原價:設備原價包括外購設備的成本,包括購買原價、相關稅費、運輸和安裝費 用、服務費等。 2)確定固定資產使用壽命:確定固定資產使用壽命時應考慮到預計的生產能力;預計有形損 耗和無形損耗;測試工具的授權用戶數版權費、與客戶需求的匹配度;法律或相關規定對 固定資產使用的限制。 3)可選用的折舊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等: ·年限平均法:將固定資產按預計使用年限平均計算折舊均衡地分攤到各期。 固定資產年折舊額=固定資產應計折舊額/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年限 工作量法:按照固定資產預計可完成的工作量計算折舊額 單位T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應計折舊額/預計總工作量 4)確定測試工具每年的維護費。 5)以每年200個工作日計,按照具體的測試工期,分攤每年的折舊費和維護費。 b)租借工具成本按照具體租借費用另外計算。 4.1.3測試人工成本 4.1.3.1概述 測試人工成本包括測試項目組成員的工資、獎金、福利等人力資源費用。其中,項目組成員包括參 與該項目測試過程的所有測試或支持人員,如項目經理、需求分析人員、設計人員、測試人員、部署人員、 質量保證人員、配置管理人員等。對于非全職投入該項目測試工作的人員,按照項目工作量所占其總工 GB/T32911-2016 作量比例折算其人力資源費用。測試人工成本由產品說明評審、用戶文檔集評審和軟件測試3部分 組成 4.1.32產品說明評審 對軟件產品說明進行評審,應按照GB/T25000.512010對產品說明的可用性、內容、標識與標示 等方面進行評審。 4.1.3.3用戶文檔集評審 對用戶文檔集進行評審,應按照GB/T2500.512010對用戶文檔集的完備性、正確性和一致性 等方面進行評審。 4.1.3.4軟件測試 軟件測試工作,按實際工作量(人日)來計算成本。 軟件測試工作量可按照以下兩種方式進行度量: a)依據軟件測試生存周期,按照各個階段給出測試成本。軟件測試生存周期包含以下階段: 1)測試需求:根據軟件需求規格說明確定測試需求; 2)測試策劃:確定測試的內容或質量特性,確定測試的充分性要求; 3)測試策略或方法的選擇:根據測試要求送測軟件文檔和測試規范,確定測試的方法; 4)測試環境準備:準備測試需求的各種環境,測試代碼開發,包括設計驅動模塊和樁模塊 5)測試數據準備:測試執行前,為測試能夠進行準備一組可以驗證的數據; 6)測試用例開發:測試用例設計,包括自動化測試時的錄制和編輯測試腳本; 7)測試執行:依據測試用例執行軟件測試,并記錄測試結果,包括手工測試和/或自動化 測試; 8)測試結果分析:對測試執行過程中所產生的結果輸出進行分析; 9)測試報告編制:整理編制并發布測試報告; 10)測試評估:對測試進行分析及評審,包括測試的收益軟件將來可能存在的風險。 b)依據功能點法進行軟件規模度量。應按照ISO/IEC19761、ISO/IEC20926、SO/IEC20968、 ISO/IEC24570和ISO/IEC29881等標準給出具體的獨立可參照的規模方法及度量方法依 據。在給出度量結果時,宜指明所采用的規模度量方法 針對最終給出的功能點數目,按照每個功能點K人日來給出測試成本,K取值應為0.5~1.0。 注:軟件規模度量過程中所產生的費用應由送測方承擔 4.2間接成本 4.2.1概述 軟件測試間接成本包括辦公成本和管理成本。 42.2辦公成本 辦公成本是測試人員為了測試某個項目而產生的行政辦公費用,可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成本 測試場地; 辦公用品; 通信; 一印刷; GB/T32911-2016 會議 注:辦公成本可以包括以上所述的各項產生的費用,但不限于以上幾種,本標準的使用者可以對本標準中列出的各 項進行增加、刪除和修改。 4.23管理成本 管理成本是確保測試在軟件生存周期內得到順利實施,并達到預期的效果所產生的費用。管理成 本可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成本 測試團隊組織管理成本; 測試計劃管理成本; 缺陷跟蹤管理成本; 測試文檔管理成本 測試過程的監控成本 5測試成本調整因子 5.1軟件復雜性 軟件復雜性可以從軟件的規模、難度和結構等方面進行度量。軟件復雜性的調整因子取值范圍如 表1所示。 被測軟件的復雜性可按照以下特性來進行度量 存在大量的控制或者安全設施; —系統規模較人,子模塊較多且相互影響關聯,或需與其他系統對接使用; 非簡體中文軟件; 存在大量的邏輯處理或處理過程復雜 存在大量的數學處理或算法復雜。 表1軟件復雜性調整因子 復雜性程度 描述 調整因子取值范圍 低 沒有出現上述任何一個特性 1.0 中 出現上述特性中的一個 1.l~1.2 高 出現上述特性中的兩個或兩個以上 3~1.5 5.2軟件完整性 軟件完整性級別是系統完整性級別在包含軟件部件或僅包含軟件部件或僅包含軟件的子系統上的 分配。按照GB/T18492—2001給出的軟件完整性級別來確定調整因子取值范圍,如表2所示。 表2軟件完整性調整因子 軟件完整性級別 調整因子取值范圍 A級 1.6~1.8 B級 1.3~1.5 C級 1.1~1.2 D級 GB/T32911—2016 5.3測試風險度 軟件本身的復雜性以及測試的特點決定了測試活動中風險的大量存在。可能的測試風險由以下部 分構成 )被測試軟件的領域有特殊要求; b)測試需求不明確 被測軟件與測試文檔不一致 d)測試過程中測試方與開發方因溝通等而導致不可預計的風險 依據上述測試風險,表3給出測試風險調整因子 表3測試風險調整因子 風險程度 描述 調整因子取值范圍 沒有出現上述任何一個特性 1.0 低中高 出現上述特性b)、c)、d)中的一個 1.1~1.2 出現上述特性a),或者b)、c)、d中的兩個或兩個以上 1.3~1.5 5.4回歸測試 回歸測試是指修改了舊代碼以后,重新進行測試以確認修改沒有引人新的錯誤或導致其他代碼發 生錯誤。回歸測試調整因子取值范圍:0.6~0.8。 5.5加急測試 加急測試可能引發增加測試人員或測試人員加班等現象,從而導致測試成本增加。加急測試調整 因子取值范圍:12~3.0。 5.6現場測試 現場測試由于測試環境離開了測試實驗室會導致額外的成本增加。現場測試調整因子取值范圍 1.0~1.3。 57評測機構資質 依據評測機構所獲得的國家、行業、地方授權的權威資質等進行調整。評測機構資質調整因子取值 范圍:1.0~1.2。 6測試成本度量 6.1軟件測試成本度量流程 6.1.1度量原則 在成本估算過程中,應遵循以下原則: a)在需求極其模糊或不確定時,宜采用類比法或類推法,直接粗略估算工作量和工期,也可直接 粗略估算成本。 b)對于有明確工期要求的項目,工期要求可作為調整因子之 c)間接成本宜按直接成本的百分比來計算。 GB/T32911—2016 d)工期佔算結果與測試人力成本估算結果及其他成木估算結果相互關聯并可能互相影響。如工 期估算的結果有可能導致重新估算工作量和測試非人力成本,并最終改變軟件測試成本估算 結果。 e)規模估算時,應根據項目特點和需求的詳細程度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 工作量、工期、成本的佔算結果宜為一個范圍而不是單一的值 g)成本估算過程中宜采用不同的方法分別估算并進行交義驗證。如果不同方法的估算結果產生 較大差異,可采用專家評審方法確定估算結果,也可使用較簡單的加權平均方法。 6.1.2測試人工成本工作量估算 6.1.2.1估算準備 工作量估算前,應: a)對測試項目風險進行充分分析。風險分析時應考慮技術管理資源、商業多方面因素。例如: 需求變更、外部協作、時間或成本約束、人力資源、系統架構、用戶接口、外購或復用、采用新技 術等。 b)根據經驗或相關性分析結果,確定影響工作量的主要屬性: 應用領域; 質量要求,如可靠性、易用性、效率、維護性、可移植性等; ——采用技術,如開發平臺編程語言、系統架構、操作系統、測試工具軟件等; 測試團隊,如測試方組織類型、團隊規模、人員能力等; 過程能力,如測試方過程成熟度水平、管理要求等 c)選擇合適的工作量估算方法。 .1.2.2估算與調整 工作量估算時,應根據第5章所述的調整因子進行工作量調整 宜采用不同的方法分別估算工作量并進行交叉驗證。如果不同方法的估算結果產生較大差異,可 采用專家評審方法確定佔算結果,也可使用較簡單的加權平均方法。 估算工作量時,宜給出估算結果的范圍而不是單一的值。 6.2度量公式 軟件測試成本度量可按如下公式計算: a)軟件測試的人工成木工作量計算如式(1)所示: UW三W+SR+DR …(1) 式中: UW—未調整的軟件測試人工工作量,單位為人日 TW 軟件測試T作量,單位為人日; R—產品說明評審工作量,SR=TW×10%,單位為人日 DR—用戶文檔集評審工作量,DR=TW×20%,單位為人日。 b)軟件測試成本調整因子計算如式(2所示: DF=C×ⅠXR×U×X×Ax(1+n×T) ……(2) 式中: DF軟件測試成本調整因子 GB/T32911-2016 軟件復雜性調整因子,取值范圍1.0~1.5; CIRUxAT 軟件完整性調整因子,取值范圍1.0~1.8; 測試風險調整因子,取值范圍1.0~1.5; 加急測試調整因子,取值范圍1.0~3.0; 現場測試調整因子,取值范圍1.0~1.3; 評測機構資質調整因子,取值范圍1.0~1.2; 回歸測試調整因子,取值范圍0.6~0.8; 回歸測試次數 注:因項目變化導致需要重新進行工作量估算時,應根據該變化的影響范圍對工作量估算方法及估算結果進 行合理調整。 測試人工成本計算如式(3)所示 LC=UW×DF×S …………………………(3) 式中: LC—測試人工成本,單位為元; U—未調整的軟件測試人工工作量,單位為人日; DF—軟件測試成本調整因子 工作量單價,依據當地平均收入水平調整,單位為元/人日。 d)測試工具成本計算如式(4所示: IC=OT+RT (4) 式中: ⅠC—測試工具成本,單位為元; OT自有工具成本,參見4.1.2進行度量,單位為元; RT—租借工具成本,依據租借費用另行估計,單位為元 e)軟件測試直接成本計算如式(5)所示: DC=LC+eC+IC …………………(5) 式中 DC—直接成本,單位為元; LC—測試人工成本,單位為元; EC—測試壞境成本,宜不超過軟件測試人工成本的20%,單位為元 IC—測試工具成本,單位為元 f)軟件測試成本計算如式(6)所示: sTC=DC+IDC …(6) 式中 STC—軟件測試成本,單位為元; 直接成本,單位為元 ⅠDC—間接成本,宜不超過直接成本的20%,單位為元。 軟件測試成本度量示例參見附錄A。
代碼片段和文件信息
評論
共有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