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計算機的發展
第一臺電子計算機的名稱ENIAC
時間1946年
特點:采用了電子線路來執行算術運算,邏輯運算和存儲信息
計算機發展的四個階段
第一代:電子管數字機(1946-1958):體積大 功耗高 可靠性差,速度慢(一般為每秒數千次至數萬次)
第二代:晶體管數字機(1958-1964):體積縮小 能耗降低、可靠新提高、運算速度提高(一般為每秒數十萬次,可高達三百萬次)其性能比第一代計算機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三代:集成電路數字機(1964-1971)速度更快(一般為每秒數百萬次至數千萬次)而且可靠新有了顯著提高,價格進一步下降,產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標準化
第四代:大規模集成電路機(1971年至今)開創了微型計算機的新時代,應用領域從科學計算、事務管理、過程控制逐步擴展到社會的各行各業
劃分的主要依據:以電子計算機所采用的邏輯元件為依據
代碼片段和文件信息
- 上一篇:圖靈原版數學統計學系列39 哈代數論英文版 第6版.zip
- 下一篇:AD基礎元件庫
評論
共有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