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在對黔西滇東地區34個上二疊統龍潭組煤樣進行壓汞測試分析及掃描電鏡觀察的基礎上,從孔隙度、各孔徑段孔隙分布、各孔徑段孔隙對孔隙度的貢獻以及煤級對孔隙發育的影響4個方面對煤孔隙特征進行系統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區煤孔隙度具有北低南高、東低西高的特征;煤孔隙以小微孔為主,大孔和中孔發育程度相當;隨著孔隙度的增加,各孔徑段孔隙貢獻率的增加速率存在差異,以大孔貢獻率的增加最為明顯;孔隙度隨煤級的增加呈"M"型波狀變化,趨勢變化的3個拐點分別對應Ro值的0.8%,1.4%,2.6%。
代碼片段和文件信息
評論
共有 條評論